
在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展覽會上,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與俄羅斯某大型基建集團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加固”技術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中俄跨境交通、能源工程等領域的材料國產化替代。曼卡特創始人兼董事長黃子秀女士與俄方代表團在展會現場達成合作,標志著中國高端加固材料首次以“中國標準”進入俄羅斯重點基建項目供應鏈。
技術突破奠定合作基礎
曼卡特此次展出的MT-500植筋膠憑借其100年設計壽命、0.02%全球最低吸水率及2小時快速固化三大核心優勢,成為吸引俄方關注的關鍵。該產品已通過歐盟ETA認證及國標GB50728-2011檢測,在珠海隧道、田灣核電站等國內超千個重大項目中驗證了其耐濕熱、抗腐蝕、抗疲勞性能。據黃子秀董事長介紹,曼卡特通過改性技術優化配方,使材料在高濕環境下的壽命較傳統產品延長2倍,尤其適配俄羅斯西伯利亞凍土區、遠東沿海等極端氣候條件下的基建需求。
俄方需求與曼卡特產能高度契合
俄羅斯代表團在展會期間重點考察了曼卡特的生產體系與項目案例。據悉,俄方近年來加速推進“向東看”戰略,在能源管道、跨境鐵路、北極航道開發等領域亟需高性能加固材料。曼卡特位于南京的智能化工廠年產能達5萬噸,可滿足俄方對核電級耐輻射植筋膠、超大直徑盾構管片錨固系統等定制化產品的需求。雙方計劃年內啟動首條生產線落地俄羅斯,預計2026年實現本土化生產。
黃子秀:以“中國方案”重塑全球基建標準
簽約儀式上,黃子秀表示:“此次合作不僅是技術輸出,更是中國基建材料標準與國際接軌的重要里程碑。曼卡特將持續投入研發,為中俄共建的‘北極圈能源走廊’、等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她特別提到,曼卡特正在研發的第二代耐久型機械錨栓已通過-60℃至165℃極端溫差測試,將填補俄羅斯高寒地區錨固技術的空白。
展會平臺加速技術全球化
本屆大灣區橋隧展吸引全球65國800余家企業參展,新型組合圍堰技術、智能盾構監測系統等前沿成果集中亮相。黃子秀透露,展會期間已有十余國客戶表達合作意向,曼卡特計劃未來三年在東南亞、中東設立區域研發中心,構建“技術研發-本地生產-工程服務”的全球化網絡。
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建筑加固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曼卡特專注錨固、加固及管線支架技術20年,產品覆蓋核電、軌道交通、市政工程等高端領域,服務全國近100條地鐵線及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超級工程。公司以“為世界造好建筑產品”為使命,致力于成為全球錨固行業前三強。
本文鏈接:http://www.hnfc001.com/Article/dwqqszjzze.html
(編輯者:南京曼卡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